这也是中国自己走过的路。不妨一问,要是珠三角永远是桑基鱼塘,长三角永远是鱼米之乡,那么,两地人口再多再密,能有多少工业品购买力?还能不能从服装到建材,从家电到手机,从自行车到摩托车再到汽车,一轮又一轮消费升级,带动一轮又一轮产品换代?不能吧。道理是,传统农业收入断断续续,播种之后,庄稼晒太阳,农民也晒太阳,有一搭没一搭搞些副业,赶个集、摆个摊,能挣下几个钱?工业不同,它有规模经济、批量生产、连续作业,工人天天上班,天天有收入。为什么早年传统农村听闻工厂招工,年轻人无不跃跃欲试?收入数倍增长,才是硬道理。20世纪40年代,前辈学者张培刚先生在哈佛大学的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米乐M6(MiLe)亚洲官方网站- 赔率最高在线投注平台,主题就是农业国工业化,阐释的就是“工业化不可逾越”这一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济发展逻辑。
对创业精神旺盛的企业家而言,一大二薄的市场很适合小公司初创。我们在乌干达访问过一家摩托车轮胎厂,创始人陈帆来自重庆,做摩托车零配件贸易起家,后聚焦轮胎,并由贸转工,成为乌干达最早、非洲唯一的摩托车轮胎制造商,目前在乌干达的市场份额占到90%,并在东非多地建厂。陈总说他决意“在很多不同地方做同样的事”,意思是多地汇聚小水也能养大鱼。陪佛山企业团访问东非的全程向导龚武,世纪之交创业进入钢构行业。2008年,卢旺达国家移民局盖办公楼,在广交会上订得他们工厂的制品。不料发货过去,对方要求派员提供售后服务。公司总工龚文率员第一次远赴非洲,亲身感受当地对工业品的欢迎,以及“对技术劳务的极度尊重”。随后,两兄弟领导的公司连连中标当地建设项目,相继在东非数国建立制造基地,从肇庆制造走向非洲制造。这类故事正在非洲各地源源不断地往外冒。相信假以时日,曾经的草根公司有机会长成参天乔木,过往的小鱼群也有机会再出大鱼与巨鱼。
吉利当地老总魏刚介绍,踏足哥德堡,最早看重的是这个“汽车界硅谷”及周边地区聚集了数万名汽车人,囊括近98%的瑞典乘用车企与50%的卡车企业,是当之无愧的全球汽车业高品质制造的一个重镇。吉利汽车设到哥德堡的中欧汽车技术中心(CEVT),成长速度远超预期,很快空间就不够用。2015年,吉利考虑要不要造一个瑞典之家,李书福现场拍板,决定不是只建一座研发中心大楼,米乐M6(MiLe)亚洲官方网站- 赔率最高在线投注平台(访问: hash.cyou 领取999USDT)而是建造由一组建筑综合体构成的科学园!“科技与商业在这里碰撞,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在这里融合”“为创新提供新的灵感”。今天,五座现代化大楼在约塔河畔拔地而起,魏总带我们参观已开业的UNI3(吉利欧洲创新综合园区),介绍说除了承载移动出行的硬件和软件研发,这个美轮美奂的科学园还包括吉利与哥德堡市政府及当地企业共同创设的孵化器,为当地诸多工业和知名企业(沃尔沃、爱立信、哈苏相机、SKF轴承等)、两所欧洲名校(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和哥德堡大学)的人才提供多学科领域的创新基地。从魏总办公室俯瞰生机勃勃的海港,想到300年前哥德堡号帆船正是从此地远航广州,不由赞叹李书福和他领导的吉利,在欧亚大陆的西北端,做下一个了不起的“未来之眼”。
到发达地方行并购,设研发,付费共享科学实验平台,不少头部公司早有所为。但是,更多企业还是望而却步,理由也显见——“太贵了”。是的,动辄数万欧元年薪的员工,怎么用得起?厚市场里运营成本从来高得令人咋舌。途中几番研讨,以为算法或有误,要点是不可以脱离生产率孤立比较薪资的高低。是的,绝对来看人工极贵,加上生产率一起算,究竟如何怕要另说。10月上旬又去过一趟埃因霍温,曾在荷兰南部这座仅25万人的小城留学、工作并创业的张少先提供的一组数据发人深省:当下名满天下的阿斯麦共有员工3.9万,平均每人每年创营收53.4万欧元,创利润14.3万欧元;以每年每名员工平均工作1600小时计,每人每小时创利约90欧元。我问平均小时薪资是多少,少先说约为35欧元,加上社保福利也就50欧元。看明白:人工成本每增50欧元,利润增90欧元,这到底算贵还是算便宜?那是厚市场里做企业之道,用很贵的生产要素,创更高的产出与利润。一步登天不容易,先把触角伸过去试试水,练练手,换换气,不是很好吗?